细节之美,令人动容, 严苛要求,傲视群雄, 以人为本,卓越品质。
当汽车基因,注入建筑载体,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?
欧洲人认为,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有 饮食、忌烟与运动, 然而,第一因素,则是——建筑。
二十一世纪的上海,诞生了三座前卫的白色高层建筑。
众所周知,“墙体”作为外围护系统,是组成住宅至关重要的部分,如果住宅没有墙?那将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?
提起“极简主义”(Minimalism)的源头,它与一场轰动于世的设计运动密切有关,它就是——包豪斯。
德国人花了100年的时间,穷尽了所有的智慧,去解答一个问题——什么样的住宅最适合人类居住?最后发现,“宁静、舒适、健康”才是人类居住的终极归宿。
据统计,财富阶层中70%的人买过别墅,但最终用于日常起居的则是大平层。如今,无论是金融隐富还是顶级贵族,都对大平层情有独钟。
100年前,美国人威利斯·开利(Willis Haviland Carrier)发明了空调,成为了“高温终结者”。然而,空调在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,也存在诸多不足,加拿大的一项调查显示,“68%的疾病与室内环境有关”,室内空气不良、“空调病”等问题引发了大家对空调系统的思考。据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,人类在“绿色”环境中的认知功能表现比在“常规”环境中高出101%。
据统计,一户产权70年的中国住宅,平均寿命仅为25~30年。这与中国人的建房观念有关,“先把房子造好,如果出了问题,事后再来维修。”而欧洲人则不同,他们提倡“以人为本”,并以100年的标准去建房,欧洲住宅在建造初期就已经考虑到业主居住所需的舒适、耐用、环保等需求,这就使住宅的生命周期大大延长,同时也免去了维护的费用,达到世代相传的目的。